跳到主要內容
:::

快樂帶小孩的祕訣:打造自己的育兒支援網絡

點閱次數|31次

文/黃郁真  圖/Pixabay-giselaatje

長輩曾說以前養育小孩是整個村子的事,因為附近親友、鄰居們會互相照顧彼此的孩子,比方林媽媽帶小兒子去看病,兩個女兒就托給隔壁的王阿姨幫忙看顧,十幾戶人家自然形成一張支援網絡,一起承接住家家戶戶的孩子們。

隨著社會變遷,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和過往不同,但育兒幫手的需求仍然不變,只是轉換成其他的形式,例如在育兒社群網站交流經驗,進而認識小孩年紀相近、住同區域或有相同興趣的其他家長,於是大家組成類似社團概念的團體,共同學習、出遊......,小朋友們玩在一起,大人也樂得輕鬆。甚至,因為信任、同理、相互關心,而在需要臨時托育的時候可以放心請對方協助。

打造專屬育兒支援系統的原因

不過,有些爸媽(多數為媽媽)受限於時間、地點或者背負著孩子都要自己帶的觀念或壓力等因素,沒辦法採用社群互助的方式,這時也可考慮建構其他育兒支援系統。為什麼需要這麼做呢?綜合媽媽爸爸的心聲列舉如下:



第一次迎接新生命,很多事情要忙,加上小嬰兒睡眠時間和大人不同,半夜需要起床照顧,整天忙下來又沒辦法睡好覺,萬一自己感冒生病時根本分身乏術。

家中有雙胞胎或兩三個小孩,自己一打二、三,這個要喝奶,那個睡醒在哭......,媽媽爸爸心都累了,也很想哭啊。

孩子有些特殊狀況,需要積極陪伴治療或療育才能維持健康或早期改善症狀,父母得付出更多的心力。

外面下著雨,又必須跑一趟銀行、超市、戶政......,帶著小孩很不方便,而且擔心辦事情時分心沒注意到孩子的安全。

還沒生小孩前,有一份自己喜愛的工作,也有升遷機會,有了孩子之後,想投入原本的工作卻又擔心子女沒受到妥善的照顧。

家裏有老有小,自己像個三明治夾在兩代之間,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都不小。

之前就算結了婚,還是可以和好友們定期聚會,聊聊天抒發心情;也會參加感興趣的活動,拓展自己的視野和社交圈。小孩出生之後只能帶著全家和其他家庭聚餐,感覺就是不同。

如果和過去一樣花個半天去美髮沙龍或做美甲、美睫,好像是件奢侈的事,心裡也掛念著小孩;但又好想放個假,可以像以前那樣放鬆一下。

以上是當了父母之後才真正「有感」的現實狀態,尤其是女性,有了孩子而選擇放棄或暫別工作的情況在衛福部108年6月的「15-64 歲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」中可見其比例。報告中也顯示「曾因生育(懷孕)離職婦女,主要原因為『照顧未滿 12 歲兒童』及『準備生育(懷孕)』」。

誰可以是你的育兒後援會?

想想上述舉例的某些情況,單打獨鬥很容易就疲累了,因此要成群結夥一起帶孩子;用意並非將責任外包,而是需要協助時有人能夠幫忙,或暫時輪替一下,好讓育兒有品質,爸媽有力量可以繼續安心工作及經營家庭生活。那麼,育兒後援會的成員哪裡找呢?

前面提到的育兒社群(許多媽媽爸爸大力推薦)

平常我們會鼓勵孩子結交志同道合的同伴,同樣地,育兒路上也該為自己找夥伴,彼此支持、鼓勵、交換心得、吐吐苦水,一起成長。無論是親職講座、坐月子中心、親子共學團、媽媽社群......都有機會結識能互相幫忙的家長圈好友。



樂意幫忙的長輩

小孩的阿公阿嬤、外公外婆,或是姑媽、姨婆等等的親戚,有時間、體力、住不遠,甚至有豐富的育兒經驗,也願意帶孩子的是絕佳人選,這也是許多家長羨慕的資源,因為比較能信任、費用相對節省,小孩也會因為常見面較熟悉而能很快適應。

雖然自古以來,孫子托育給長輩是常態,但不代表為人祖父母幫忙帶孫是義務,他們忙了大半輩子,好不容易帶大自己的孩子,終於能有自己的退休生活,所以也請考量、尊重長輩的意願喔。



社區鄰里

住同一社區或是在附近生活圈所認識的家長,可能透過社區舉辦的大人成長營,比方瑜伽運動、料理等課程而熟識,是一起學習的好夥伴,而在育兒方面也能共同成長,彼此建立網絡和情誼,需要協助時會是可以就近託付的好幫手。



臨時保母

有些保母接受臨托或是到宅托育,和找長期保母一樣,建議先去了解對方環境,也觀察孩子和保母的相處與互動,有需要的時候才能放心委託。除了網路管道,也可請好友們推薦信任、合作過的保母,再聯絡與面談。



愛孩子的姐妹們

無論是親姐妹還是好友姐妹、共同宗教信仰的姐妹,有一顆愛護孩子的心,都可以成為好幫手,因為原先就熟識,只要經常相約聚會、出遊,孩子熟悉了阿姨,就不會怕生。此外,雖然姐妹們樂於義務幫忙,但許多媽媽會以小禮物或其他關懷來表達感謝之意,讓對方感到愉快。



其他機構或單位(沒有其他支援幫手的爸媽請多善用)

除了身邊的育兒支援網絡,也有許多機構團體提供諮詢和服務,例如哺乳的問題有台灣母乳協會,小孩的好去處有各縣市親子館,托嬰幼有托育媒合平臺,早期療育也有政府或公益單位等資源。只要在育兒各方面有需要,上網查詢或發問一下,便能發現相關支持性團體,你並不孤單。其中有些團體還提供托育的服務,讓家長可有喘息機會。

近年來,在政府有關單位和民間團體的關注、提倡下,為了促進社會整體的生育率,有些企業會提供友善育兒的工作環境,例如在公司設置托兒中心,優先讓員工的孩子就讀,方便媽媽爸爸上下班接送,費用也有優惠。在考慮就職時,不妨事先了解公司有哪些對於「友善家庭」的職場環境規劃和福利。

帶孩子,是長期的接力賽,媽媽爸爸是彼此最好的搭檔;常見媽媽對自己或眼中的「豬隊友」要求太高,爸爸則是不知入門訣竅或是乾脆當個局外人。其實,育兒不是考試,也不需要有漂亮的成績單,伴侶一起學習和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。而在需要協助的時候,別因為不好意思開口而自己苦撐,有了育兒支援網絡做後盾,連結大家幫忙帶小孩,也多了話題和回憶呢!



圖片來源網址與拍攝授權

#育兒支援系統 #育兒支持 #媽媽社群


點擊後回到頁面內容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