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:::

孩子總是講不聽?叛逆還是太固執?你可能誤會他了

點閱次數|2次

文/ 黃郁真  圖/Pexels-Alex Green

 

孩子講不聽的背後原因

孩子講不聽的狀況百百種,說好手足之間玩具輪流玩,卻常演變成搶玩具;提醒先洗手才能吃點心,也經常忘記洗直接拿了就吃,爸媽的叮嚀似乎從孩子的左耳進、右耳出,無奈、挫折、身心俱疲的家長不禁心想:「到底為何孩子總是講不聽?」原來,大多是和幼兒的發展特質有關。

 

1.人生第一次叛逆期

孩子約在2歲左右,開始發現自己有能力主宰事情,對父母的要求常會表示「不要」,這是孩子最早的叛逆期,也就是所謂的「terrible two」。在成長的過程中,孩子逐漸發展出獨一無二的自我意識,較有主見的小孩甚至會讓家長覺得怎麼這麼愛唱反調、講不聽。

 

2.沈醉在自己的世界裡,耳朵關機中

幼兒專心在玩玩具、畫畫、拼圖時,因注意力集中於眼前的事物,這時爸媽若對孩子下達指令,孩子可能因此沒有回應,而被貼上了「講不聽」的標籤。

 

3.認知發展尚未成熟,影響記憶

幼兒的認知發展還未成熟,影響記憶表現,加上現階段大腦的運作特性,無法短時間處理大量訊息,如果接收的訊息太過抽象或複雜,更容易記不得。因此才會出現剛剛交代的事,孩子很快就忘記的狀況,並非講不聽。

 

4.有聽沒有懂

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如成人,有時候可能只是聽不懂爸媽在說什麼。

 

5.生理影響

曾有媽媽分享,原本乖巧的孩子突然變得叫不動,後來請耳鼻喉科醫師檢查,才發現孩子的耳朵裡塞了一個大耳垢,取出後就改善了。臨床上也有少數案例是因天生聽力缺陷、中耳炎等耳疾,而導致孩子被誤認講不聽。

 

孩子講不聽,常見家長NG反應

看到孩子對於自己的話語或指令,表現出不動如山的態度,許多爸媽可能會氣到頭皮發麻,因情緒高漲而用更激烈的負面言語來指責孩子,只不過事後又開始後悔,為何自己對孩子這麼兇,其實你也不想對孩子大吼大叫,甚至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個失職的父母。

 

此外,有些家長在不了解孩子為何「講不聽」的狀況下,處於盛怒情緒中而以威嚇、打罵來管教孩子,眼前雖然看似能得到短暫的順從效果,但孩子可能並不真正了解自己做錯了什麼,只記得爸媽兇狠的臉孔;且長遠來看,長期的打罵教育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、變得退縮,影響他的一生。

 

孩子講不聽,試試5種溝通方法

1.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

若已約定好家中不可以跳沙發,但孩子卻講不聽一直跳,有些家長可能會說:「你可以再皮一點啊、你再跳一次試試看」,年齡較小的孩子聽不懂爸媽的真正意思是「不可以跳沙發」,反而誤認為「你不是叫我再跳一次嗎?」

 

2.指令簡短化

你是否不自覺給予孩子太複雜的指令,忽略學齡前孩子的理解及記憶力不如成人?例如:「到家趕快把襪子脫掉、鞋子擺好,記得再去洗手,就可以去拿冰箱的布丁吃。」一句話裡有4個指令。建議爸媽將指令簡短、重點化,著重在影響孩子健康、安全的動作,或制止不當行為即可。

 

3.換句話說和圖像思考

除了給予硬性的指令「趕快去收玩具」之外,可以換句話說,給予孩子選擇權:「你要自己收玩具?還是媽媽陪你一起收?」此外,因為幼兒認知發展的特性,運用圖像和操作式的感官體驗也能幫助孩子記憶。

 

4.喚起注意力、重複你的指令

當發現孩子似乎沒在聽你講話,或講不聽時,你可以這樣做:走到他面前、叫他的名字、請他看著你、再對他說話。由於幼齡孩子理解力較弱,建議可請孩子複誦一次剛剛你說的話,以確定他是否有聽懂。

 

5.適時鼓勵

讓孩子了解聽話可以得到鼓勵,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,例如離開房間時有記得關燈,爸媽可以給寶貝一個抱抱、用言語誇讚他,或是吃一個小點心等,讓他獲得成就感及自信心。



#講不聽 #管教 #叛逆 #固執


點擊後回到頁面內容頂端